繁体中文

一切關於賺錢的筆記

Month: August 2021

加密貨幣不是貨幣

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 這個名字是很誤導的。 沒錯,第一只加密貨幣比特幣在發明時的初衷是用來交易用,所以說成是貨幣。 但從比特幣在2009年1月3日發明至今已經有10年以上,我們看到的是它更像以資產多於以貨幣的形式存在。

我們看看當年比特幣的白皮書的摘要:

A purely peer-to-peer version of electronic cash would allow online payments to be sent directly from one party to another without going through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Digital signatures provide part of the solution, but the main benefits are lost if a trusted third party is still required to prevent double-spending. We propose a solution to the double-spending problem using a peer-to-peer network.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Satoshi Nakamoto)

我這篇文章的命題是加密貨幣不能叫貨幣,那我們來看看貨幣應有的幾個特徵:

  • 耐用性: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一定要耐用。例如以前以物易物的年代,我们用一只鸡作為交易貨幣看似没有问题。因为雞也是有价值的。但问题是鸡会死亡, 也需要食物维持其生命。 如果把一隻雞作為貨幣來看,這貨幣的價值會隨時消失
  • 可携带性: 當經濟有一定的規模,交易就會越來越頻繁。 貨幣如不容易攜帶,就會增加交易成本
  • 可分割性:交易時會涉及找續。你有價值十元的貨幣,買來一枝價值三元的鉛筆,找回七元。好的貨幣可以讓你這樣作出分割。但是用同一個例子,一隻雞作為貨幣,找回七成的價值,做不到。
  • 可替代性: 一個一元硬幣和另一個一元硬幣是有着同樣的價值。彼此可以交換使用。但如果你用一只雞來作為貨幣就不適合,因為每只雞有其特徵,年齡,大小,健康程度,都影響其價值。簡單來說,一只雞不等於一只雞。
  • 稀缺性: 貨品必須要是稀缺的。這樣才可以保持其價值。所以空氣不能作為貨幣,因為空氣是無限的。 而我们也看到如果货币滥发,会造成通货膨胀。货币會变成废纸
  • 可接受性: 货币必须在广泛的范围内被接受,这样人们才会使用这种货币。因为可以确定这个货币能被交易

現在我們就拿比特幣來看看,他滿足了那幾款條件? 耐用性,可携带性,可分割性,可替代性,稀缺性都有了,但最大问题就是可接受性。 有些人会争论说没有啊,比特币现在也越来越多人接受了,也有很多人承认其价值。但是作为一种货币来看,这还是远远不够。就打个比方如果我拿着法定港元 到街市买菜,所有东主是一定要接受这个货币的。因为这个是有政府的支持,有法律地位的。但比特币呢?有些店家当然接受,但还未普及到一个逢人都会接受的阶段。

可見現時流行的虚擬貨幣相比法定貨幣 (Fiat Currency)在貨幣的功能上仍有不足之處。現時用這些加密貨幣來交易還是很不方便。 除此以外還有交易費用(例如以太幣 ETH 的 gas fee),這種種都影響了加密貨幣取代貨幣。

再者,如果我们把虚拟货币当成真的货币看,最大潜在风险其实是监管问题。众所周知,政府會牢牢抓着發幣的權力,因為控制貨幣是一種非常有效調經濟的措施。例如對美國政府的量化寬鬆 (Quantitive Easing),就是透過印刷更多鈔票來刺激經濟。如果社會不再用政府發行的貨幣,這對國家的權力和經濟穩定性會有負面影響。隨着加密貨幣的普及,我相信政府在這方面會越來越多監管。

我認為加密貨幣應重新命名為加密資產比較洽當。事實上我們也看到現時的加密貨幣更像以資產的形式存在。現在就有人說比特幣就像黃金一樣。資產和貨幣很相似,也可以拿來儲存價值,亦可以交易。唯一就是流動性不如貨幣。但這不影響其價值。

總體來說,我對加密資產的未來是看好的。這是一種新的儲存價值的方式。比起傳統資產有更多好處。其加密及去中心化的特性令其更具全球社會普遍認受性。未來亦可預期會有更多在此基礎上建立的新經濟模式。

黃牛價就是市場價

我喜欢打篮球,跟朋友去打篮球的时候哦,都会说在香港很难訂到室內篮球场館。特別是下班的繁忙時間,一般都是给人家訂了。这边的人很夸张,因为大部份室內篮球场馆都是政府康文署管理的,是有限資源。黃牛黨的出現,令到籃球場訂場票變得有價有巿。一般在市区繁忙时间的篮球场可以少到港幣400块钱一个小时 (原價是 150 塊)两个小时加起来就 800 塊。當然打個全場,十個人分每人才港幣 80, 可以接受。

因為有这个利润空间,所以你會看到有黄牛党可能找一些老人家在提前一天晚上就在體育馆门外通宵排隊到 7:00 醒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订场了。

很多人对黄牛党也是很有意见的。他们会觉得如果订不到场是因为有需要的人太多,这个是可以原谅和理解,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事大家都是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状态, a level playing field。但是黄牛党纯粹订场就是来赚钱。把場訂到以后他们又不会去打篮球,一般人就会觉得是多了一堆人来搶场,然后价钱就是因為這原因給炒上去了。

黄牛党是把这个当成是生意的。除了雇人去排队以外,还可能开发一些电脑程序 (bot) 自动在网上透過不斷更新把场都预约了。他们是一个商业组织,一般市民大眾根本没办法跟他们去鬥。这里又掀起了更多的不满。

读个经济学的就会把这个问题想成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黃牛價就是市場價。拿炒賣運動場館票為例子。 一個籃球場,政府開價 150, 其實是開價偏低。巿場上有人願意付 400 元給黃牛黨,就代表一小時的籃球場票值這個價錢。所以並不是因為有黃牛黨,價錢才由 150 元炒到上 400 元。而是這張票本身巿價就值 400 元。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如果這世界沒有黃牛黨,而是你排隊把這張票用 150 元買到手了。但你臨時有事去不了,想把它賣出去。假設訊息傳遞不是一個問題,你在 facebook 發這樣一個 post,全世界都看到並可以開價。有人開 180, 有人開 280, 最高有人開到 400。你會選擇賣給誰?就是 400 那個人。黃牛黨其實就是替代你做這件事。那有沒有可能比 400 更高?理論上不會,如果巿價是 500 元,那黃牛黨就不會以 400 元就賣出去。

有时候我会把黄牛視為是一个 liquidity provider。沒有黃牛的話,這些票給人買了,你也是買不到的。現在有了黃牛,為運動場票創造了一個市場,大家價高者得,至少你願意出錢,你可以買到。有一個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

又有人會說如果沒有黃牛, 大家至少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狀態。 如果你真的很想打, 你也可通宵達旦在體育館守候, 總有機會可以訂到場。 這個想法又如何呢? 沒有黃牛,運動場票流通性就更加不足,變成沒有巿場。這樣的話人們就只能用其它的方法去競爭。從社會整體的角度看, 一百個人同時排隊, 最後只有一個人能訂到場。要注意的是資源還是稀缺的,沒有巿場不代表人們不能用其它方法去競爭。拿走自由巿場, 也必然有用金錢以外去競爭的方式。 在這個情況之下就是一百個人用時間去競爭。 誰更想訂到運動場, 誰就付出更多的時間。 用時間去競爭對社會整體來說是會造成浪費的。我們這樣想, 假設這一百個人各平均用上兩小時去排隊, 總共就耗費了兩百小時。 但最終只有訂到場的那個人用的兩小時是沒有白花, 其餘 99 x 2 =198 個小時是浪費的,是沒有為社會帶來任何生產力的。但如果有巿場,大家用金錢去競爭。這些時間就可以省了下來做更有用的工作。

說到這裡,我想到內卷現象,其實也是同一個道理。與其大家在內耗,倒不如大家發揮自己的自身優勢 comparative advantage,然後再以金錢作為交易媒介,各取所需。這才是最優的資源分配方式。

NFT 是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这大半年兴起的LTE,其实概念就是把原本的加密货币每一个 token 都变成独一无二,英文來說叫 non-fungible。以前每一个虚拟货币,跟另外一个虚拟货币其实是可交换的。 一个Bitcoin和另外一个Bitcoin没有区别。 這叫 fungible,也是貨幣的特質。但現實世界上, 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不像貨幣,是獨一無二的。 就如张大千的畫,很有價值,也是独一无二。NFT (non-fungible token)就是用來 model 真實世界的這種 token.

我推介大家到现在全世界最大的 NFT 市场 OpenSea 上看看。很多人看到上面的藝術品,會覺得沒有什麼特別。 你也可以搜尋一下Cooper 你也可以搜尋一下 Cryptopunks 這個 collection,總共 1 萬件不同的 NFT。在執筆這一刻,可以看到其中有些可能是特別稀有的 Cryptopunks 頭像賣到 4200 ETH,即是大概港幣 1.2 億。坦白說,我初時也理解不了其價值。特別是我們這種在網絡時代長大的,這些所謂的數碼藝術品,就是一張 JPEG 圖。 在現實世界裏,藝術品的版權是受法律保護的。但在加密世界的區塊鏈上,即使这个 NFT 在区块链上是属于你的,但其实这个图片仍然可以无限被复制。現時的法律制度仍未涉及到區塊鏈上的版權問題。所以用一个传统的思维去想整件事,非常难理解为何區塊鏈上的藝術品會有價值。

但想得深入一點,就開始明白这个其实是一种文化 (我本想說這是一種次文化,但現在卻更像是新一代主流文化,或可說是一種趨勢)。而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也可以反問为什么奢侈品会有其价值。当然你可以说,奢侈品例如一个女装名牌包包用料的确比普通的包包好很多。而且亦是著名的设计师设计。但這能完全解釋其在價錢牌上的多位數字嗎?我认为價錢一大部份是買一種無形的虚荣感。

一個港幣10萬元的女装包包,有实实在在的材料成本,也有难以量化的设计成本。 但我認為佔最大部份的,亦都是顧客最願意付錢的,可能是這個包包能夠讓人帶來的虛榮感。

奢侈品很奇怪,价钱标的越贵,越有其吸引力。这是因为奢侈品让人有花得起的感觉。 能令人觉得包包的主人有钱有地位。

区块链有点像现实世界的平衡时空,在区块链上你的产权,被区块链上的每个用家認可。 一个看似无谓的艺术品,卻有着奢侈品的特性,能证明物主花得起。事实上我们看到例如 Cryptopunks, Bored Ape Yacht Club  這些NFT,吸引大量明星球星追捧。

A screenshot of Stephen Curry's Twitter profile page as of August 30, 2021.
NBA球星 Stephen Curry 把購入的 NFT 換成 twitter 頭像,他購入的價格為 $180,000 美金

想起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裏面的一句說話

We all do crazy stuff with money, because we’re all relatively new to this game and what looks crazy to you might make sense to me. But no one is crazy – we all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our own unique experiences that seem to make sense to us in a given moment.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Timeless lessons on wealth, greed, and happiness. By Morgan Housel

每個人使用金錢的觀念都不一樣,很大程度取決於他的成長背景。我們無辦法去理解,但 no one is crazy!

我認為 NFT 會繼續存在,這是現實世界數碼化的一個過程。 正如多年前沒人能理解互聯網上的東西為何有價值。 为何一个网站能值那么多钱。 一些艺术品如能以 NFT 的形式在虚拟世界永久存在,這是觀念上的突破,亦是一件好事。

你對 NFT 有是怎麼看的呢? 你會乘着這個浪潮創造自己的 NFT 嗎?還是在二手市場炒賣現有藝術家的 NFT? 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吧。

靠Airbnb經營民宿賺錢

我是在Airbnb剛流行的時候就在香港經營過Airbnb,那時做得挺好。現在在深圳也有一個房子作為民宿出租。

为什么我要选择把房子在airbnb出租呢?而不是直接把房子長租給租客呢? 其實如果經營得好,我認為短租有挺多的優勢的

  • 短租租金按日算。你的訪客會對標酒店價錢,日租可以收到更貴的租金
  • 訪客一般以旅客為主,一間都到城裡四處參觀,很少留在房間內。不會對房間有改動,添置傢俬的要求。對房間破壞力相對較少
  • 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喜歡保留一個自己風格的房子。在Airbnb出租,你可以把房子設計到你自己喜歡的模樣,很有成就感
  • 比起股票或其他無形投資,出租這種被動收入更具實在感。而且有些訪客會向你詢問城市的周圍情況,可以推介好玩的地方。周圍房東的體驗還是蠻有趣的

實際操作方面,最重要的心法是你要從訪客的身份去想自己的房子是否舒服。可以從宜家家居買一些簡約又好看的家具。

相片拍得好似關鍵。雖然人們說不要 judge the book by its cover,你從標題黨的流行就知道沒有給人好的第一印象,人家基本上不會訂你的房。就像你去玩交友app,不放幾張自己滿意的自拍照,沒有異性會主動接觸你。幸好 Airbnb 是有免費提供一次拍照服務的。配置好家具,收拾一下房間。再擺幾盆仿真花,選一個陽光好的大白天,拍出來的照片自然美。

房子要找人清潔打理。不用每天這樣做。 每次有新訪客入住前找清潔阿姨搞一次。 打救被單拿去洗,新被單換上,清潔一下。一般不用很貴,價錢也打在房租內。 這是很必要的。房子漂不漂亮,這些是鹹魚白菜,各有所好。 但这么久以来我还没有碰过一个客人对卫生是没有要求的。他们有可能会对你说房间随便打扫一下就可以了,可不可以便宜一点。千万不要相信,卫生是 沒有人能夠妥協的。

房子最好改做數碼門鎖。最便宜的國產港幣1000多,貴一點幾千塊就有韓國三星。非常值得投資。我把房門密碼包括其他入住訊息都會提前打入手機的記事本裡。到時有訪客預訂,直接 copy and paste。方便,快捷,省心。有時旅客也會覺得你很專業。

入住前把入住訊息發給訪客,但最重要一點不要忘記在他們退房前也發一個消息給他們。內容要不忘感謝他們住在你的房子,最重要是提醒他們給你五星正面評價。你也要說你也会給對方好評。這個是相互的,reciprocal。一個長篇認真的好評可以帶給你日後很多生意。做其他行業的也是這個道理。

這樣搞下來每月可以比長租多賺 50%。其實已經很不錯。 前几年我听说国内有搞民宿的风气。有很多二房东会把业主的房子收过来, 跟他们签定一个三五年的租约。然后他们会报纸家具,装修, 再在这些与Airbnb的民宿平台放租出去。每个二房东手下几十间房子,利润也很惊人。

還有一些搞得很有特色的。在城外把一個如別墅般大的房子租或買回來。 精心佈置,拍視頻給在社交媒體宣傳。大搞特色旅遊,有些感覺比酒店做得還好。

不健全的堅尼系數 (基尼系數 – Gini Coefficient)

自由市場經濟是不是失靈了?現今人們生活是好了還是壞了?我們聽到很多社會上的聲音說貧富懸殊,收入不均,經濟利益向富人傾斜。感覺巿場經濟失靈了。在很多年前經濟學之父說好的無形之手怎麼了?國富論說经济的进步是领导国家富强的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欲望,自私的欲望能够让人不斷进步,让人努力工作,從而另社會一起達到更富裕的水平。

但自由巿場經濟就會無可避免帶來競爭,競爭一方面會使整個社會進步,但同事亦會產生汰弱留強。在競爭中勝出的會不斷累積更多的資源,隨着雪球效應,會越滾越大。所以有時我們會看見好像社會上大部份的財富都集中在少數的富豪手上。當然經濟學的解釋是被淘汰的會自動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賽道。這就是所謂的比較性優勢。例如藍領工人在智力上可能不給白領工人,所以在辦公室裏他們會被淘汰。但這只不過是他們在不是自己專長的賽道上競爭。如果返回到藍領的工種,他們就能發揮所長。無形的手為市場調配最適合的人手和資源。在社會上看到少數人集中資源的情況可能正正是社會上最適合的分配。資源集中在有能力的企業家手裏可能更能發揮更大的效用。

堅尼系數一般計算方法

上圖簡略說明了堅尼系數的計算方法。堅尼系數 Gini Coefficient 是建基於 Lornez Curve 。就是上圖黃色曲線。這是按每人的收入排序,然後連起來的曲線。如果社會上每個人的收入都一樣,這條就會是一條筆直的 45 度斜線。但社會收入必然不均,所以這條斜線會陷下去。而陷下去的面積 (上圖紅色部份) 與在完美每人收入一樣的情況下的比較,就是堅尼系數。

說到貧富懸殊,大家就會想到堅尼系數。越發達的國家照道理來說必然會有不公平的情況,我們要不要顧慮? 那肯定需要的,因為不公平的情況就會帶來社會的不穩定,不和諧。

堅尼系數不能算是一個準確的指標。因為它只是在一個時間截點上計算每個人的資產或收入差距。這是有參考價值,但基本上如果只用一個指標就能斷言社會有沒有存在貧富懸殊現象,也不是一個嚴謹的做法。

堅尼系數存在着很多盲點。例如採取一個時間截點去統計收入,就忽略了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收入都會有多寡。例如如果我們考慮整個社會只有一個成年人及一個小童。然後你計算堅尼係數,結果當然說明他們的收入差距很大。但可能這個小童長大後,他賺取的收入,會和這個成年人一樣。所以這個收入的差距不代表社會的不公。除非我們能夠拿到每個人一生的收入來比較,不然結果自然不準確。

然後堅尼系數的統計標準,樣本採集方法,計算方法也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沒有任何意義。暫時還未有一個國家因為堅尼系數過了某個警戒線就怎樣怎樣。所以實在這個系數是不是真反映社會嚴重不公,導致我但要反思制度的合理性?這是個問號。

其實現在社會已經比以前進步。以前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生活,現在平民百姓也可以輕易獲得。現今社會很少聽到大饑荒,大瘟疫等災難。人類的生命也大大延長。這些都是自由市場經濟帶來的成果,亦都是國家富強的表現。

自由市場經濟不是完美,無形的手也很多時候未能快速作出反應。但比較起其它種種可能的資源分配系統,這或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作為普通人,不應該為了賺錢而帶來罪惡感。如果你是社會上比較幸運的一群,這證明了你為社會作出了好的貢獻。你賺到的錢用來消費,亦會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不需要為所謂的不公糾結。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y Anders Nor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