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一切關於賺錢的筆記

Category: 微觀經濟學

學渣如何與學霸競爭

將勤補拙呀。這個可能是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裏的答案。讀書時又好,在社會工作又好,身邊總會發現一些人,好像不用怎麼努力,憑着自己的天賦,就能得到比你好的成績。反觀自己,好像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去讀書,東西就是記不起來,深奧的理論怎麼反覆研究也搞不明白。

肯定是天賦的差距,但是看了很多成功學的書,或者一些 youtuber,他們總叫你要不斷付出努力,將勤補拙。你相信總有一天,付出足夠努力後,可以和學霸爭一日的長短。

就像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永不放棄的烏龜,總有一日也可以贏取冠軍。

但不好意思,寓言是寓言,現實是現實。

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除了天賦以外,就是他比常人有更堅毅的精神,更願意花時間去讀書,是天賦與努力的結合。我作為一個學霸,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我小時候基本上就是所有時間都花在課本上。而我感到很快樂,原因就是因為我喜歡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這樣的心態和努力,考試出來的成績固然是好。

你說你會加倍努力,但學霸比你更努力啊。你多花兩個小時讀書,他也能多花兩個小時。我所以要超過學霸,你的思維要上升一個維度。

學渣與學霸競爭的方法,就是不和他們在同一個賽道上競爭。這其實是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怎樣不輸給拳王泰臣?不要和他在擂台上打呀!不打就不會輸。

擴闊自己的眼界,就會發現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賽道。這個賽道競爭太激烈,知道自己比不過,就選擇其他賽道。學霸在讀書上可能很無敵,但其他方面一定有短板呀。你在學業成績上比不上,運動方面呢?藝術方面呢?社交方面呢?演講方面呢?更聰明的辦法應該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集中發揮自己的長處,而不是把資源浪費在自己的短版上。

好鋼用在刀刃上。

看到很多時下的家長,有天發現自己的子女學業成績有點稍為後退,就馬上花大錢讓他們上不同的補習班。要子女做班上的第一名。即使心知子女不是讀書的材料,對這方面沒有興趣,還不斷催谷。不如把資源花在別的地方,培養子女其他方面的成就。

在職場,在商業世界也是同樣的一個道理。找到自己的 niche,沒人可以和你競爭。

關於口罩的經濟學 2

前天把舊文章「關於口罩的經濟學」從自己的個人網站抄到錢道這裡時,重讀了一下。過了一年半的時間,看到社會的運行確是跟着經濟學的規律。但很多人仍然看不清事實的本質。一些思想的謬誤依然流行。還是想多寫一篇文章談論一下。

pizza landscape man couple
Photo by Pavel Danilyuk on Pexels.com

在疫情下,社會上需要更多的口罩生產,如何可以做到?鼓勵廠家,做生意的人建立工廠,投資生產線,招聘技術工人。但怎樣鼓勵?我們喊喊口號,或者叫政府頒一個良心企業,傑出公民獎嗎?不行。因為建立工廠,投資生產線,招聘技術工人如此種種都需要昂貴的成本。商人需要看到有獲利回報的空間,才會投資。

而商人之所以會受到鼓勵,相信做口罩確實可以賺大錢。就是因為看到疫情初期,口罩可以賣很高的價錢。價錢是稀缺的信號,不是商人炒賣的結果。

強行把會錢壓下去行不行。例如叫政府立法,不能把口罩賣超過兩塊錢一個,必須和疫情前看齊。可以,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在向巿場釋放一個信號,告訴人們現在做口罩是沒有錢賺的,是不被鼓勵的。各潛在口罩生產商不用投資在這行業了,把你的金錢投資在別的行業吧。

事情不能本末倒置。社會的運行都在遵守巿場的規律。要想價格降下去,就只能吸引透過吸引更多生產商生產,讓生產商之間互相競爭。價格就自然會降下去。

賣家和買家從來之間都不是敵人。你以為賣家是透過和你交易,騙取你的金錢。其實你也從買家那裡獲取你想要的貨品。這是自願的公平交易,各取所需。貨品之所以賣得貴,是因為巿場上有更多買家和你競爭,你的對手是其它買家,而不是商人賣家。

同樣道理,賣家的對手是其它賣家。他的策略是想在他的產品上做得比其它產品更好,在宣傳上做得比其它賣家更好。而不是在單個交易上視你為對手,跟你拼個你死我活。

去年看到媒體上會專題報道一些良心商人以原價在外地搜羅口罩賣結本地居民,得到很多巿民大眾的稱許。當然這樣的良心商人是值得稱許的,他們等於把自己本來能賺的利潤捐出來。但是這只是杯水車薪。而且事實證明亦不能持久。真正要大規模及長遠解決供應不平衡問題的,其實是要鼓勵更多生產商投入這個行業。所以我們別要天天以一般的標準去衡量誰是良心商人,誰是黑心商人。商人都要賺錢,我們亦要希望他們賺錢才可以幫我們解決問題。

賺你的錢就是壞人,免費幫你做事就是有良心。這很多時只是作為消費者一廂情願的想法。

關於口罩的經濟學

本文寫於一年多前,新冠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從我的個人網站搬過來。現在過了一年半後重看,亦頗有感覺。我看到巿場無形之手產生的作用。口罩的價格在疫情開始時急升,吸引了很多生產商投資購入生產線。街上現在到處都是賣口罩的店舖。現在已早沒有搶口罩的事。口罩的價格也回落到合理的水平。

以下是原文:

最近新冠狀肺炎病毒肆虐,可以說是近代的黑死病。世界衛生組織 WHO 把這個定性為流行病 pandemic。現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基本上可以說是無一幸免。各地政府也束手無策,只能沿用上世紀的隔離方法來控制疫情,緩減病毒散播速度。

health workers wearing face mask
Photo by cottonbro on Pexels.com

今天想和大家談一談的是關於口罩的經濟學。在這段時間我們可以看到口罩的需求大量在短時間急升。亦因為這個口罩的需求是全球性的,所以就算在全世界的工廠都加緊趕工的情況之下,亦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市場需求。在這個供不應求的情況之下,價格當然會上調。其實價格上調是一個正常現象,價格只是一個反映市場對某一商品短缺的訊號。在正常情況下,市場收到這個短缺的訊號,資源就會由無形的手推動而作適當的分配。直接的說,供應商看到口罩短缺,價錢上升,就會吸引他們生產更多口罩。市場上亦有更多的參與者會願意生產口罩,商家更願意協助批發及零售口罩。

這只是一個基本的市場現象。但在這個疫情發生的時候,人們就會對口罩高昂的價錢有所不滿。他們會認為生產商及商人故意提高價錢,發災難財。對這些人作出道德批判。事實上,這也是人之常情,亦很容易理解的。我們往往會想像最理想的情況是萬眾一心,大家同心協力抗疫。所以口罩及其他衛生用品,防護物資都應該廉價供應給大家。可是大家沒有想到世界的運作總會遵從經濟學的定律。要刺激口罩的供應,唯一的辦法是價錢的提升,供應商及商家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之下,才會提升生產。

前陣子聽見有些國家禁止如口罩等抗疫物資以高昂的價格出售,乍聽之下,這是一個極好的政策,因為這樣子大家就會有便宜的口罩。但事實上產生的後果是什麼?生產商及商家在這個情況之下,他們決定不生產口罩,不售賣口罩。為什麼呢?我們想一想,在生產商的角度他們要在疫情間雇用工人趕工提升產量,成本已經大幅增加。商人要在疫情之間開舖店,為文中分發口罩,而且還會有被指責發災難財的道德風險。市民在這個情況之下,如果市場不給予他們應有的獎勵,他們為什麼要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其實價格提升,除了鼓勵了生產,令社會上更多口罩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好處。在經濟學上,價格是有效指導資源分配的。當口罩價錢上升,民眾在外出時,就會仔細考慮他是否有外出的必要。因為每一次外出,都會需要用到口罩。如果口罩的價錢昂貴,他們就會節省使用,及減少購買。這樣口罩就會留給了更有需要的人。當然你會問,那不就是只有富人才可以外出嗎?其實不是的。富人在花錢的時候也會計成本。這個可以有機會可以在另一篇文章跟大家探討。

當然,我們也看到社會上有很多有心人,不計成本幫助別人,這是很值得表揚的。他們在世界各地幫助搜羅口罩,然後以成本價賣出。是善心的做法。但這是不是一個有效的做法?經濟學在這幾百年已經不斷無數次證明,市場是有效的,根據市場的辦法去進行資源的分配是最有效達到社會最大的效益。很可惜的是經濟學的理論與我們的直覺往往是相反的。如果我們用經濟學的角度去看世界,往往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黃牛價就是市場價

我喜欢打篮球,跟朋友去打篮球的时候哦,都会说在香港很难訂到室內篮球场館。特別是下班的繁忙時間,一般都是给人家訂了。这边的人很夸张,因为大部份室內篮球场馆都是政府康文署管理的,是有限資源。黃牛黨的出現,令到籃球場訂場票變得有價有巿。一般在市区繁忙时间的篮球场可以少到港幣400块钱一个小时 (原價是 150 塊)两个小时加起来就 800 塊。當然打個全場,十個人分每人才港幣 80, 可以接受。

因為有这个利润空间,所以你會看到有黄牛党可能找一些老人家在提前一天晚上就在體育馆门外通宵排隊到 7:00 醒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订场了。

很多人对黄牛党也是很有意见的。他们会觉得如果订不到场是因为有需要的人太多,这个是可以原谅和理解,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事大家都是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状态, a level playing field。但是黄牛党纯粹订场就是来赚钱。把場訂到以后他们又不会去打篮球,一般人就会觉得是多了一堆人来搶场,然后价钱就是因為這原因給炒上去了。

黄牛党是把这个当成是生意的。除了雇人去排队以外,还可能开发一些电脑程序 (bot) 自动在网上透過不斷更新把场都预约了。他们是一个商业组织,一般市民大眾根本没办法跟他们去鬥。这里又掀起了更多的不满。

读个经济学的就会把这个问题想成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黃牛價就是市場價。拿炒賣運動場館票為例子。 一個籃球場,政府開價 150, 其實是開價偏低。巿場上有人願意付 400 元給黃牛黨,就代表一小時的籃球場票值這個價錢。所以並不是因為有黃牛黨,價錢才由 150 元炒到上 400 元。而是這張票本身巿價就值 400 元。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如果這世界沒有黃牛黨,而是你排隊把這張票用 150 元買到手了。但你臨時有事去不了,想把它賣出去。假設訊息傳遞不是一個問題,你在 facebook 發這樣一個 post,全世界都看到並可以開價。有人開 180, 有人開 280, 最高有人開到 400。你會選擇賣給誰?就是 400 那個人。黃牛黨其實就是替代你做這件事。那有沒有可能比 400 更高?理論上不會,如果巿價是 500 元,那黃牛黨就不會以 400 元就賣出去。

有时候我会把黄牛視為是一个 liquidity provider。沒有黃牛的話,這些票給人買了,你也是買不到的。現在有了黃牛,為運動場票創造了一個市場,大家價高者得,至少你願意出錢,你可以買到。有一個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

又有人會說如果沒有黃牛, 大家至少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狀態。 如果你真的很想打, 你也可通宵達旦在體育館守候, 總有機會可以訂到場。 這個想法又如何呢? 沒有黃牛,運動場票流通性就更加不足,變成沒有巿場。這樣的話人們就只能用其它的方法去競爭。從社會整體的角度看, 一百個人同時排隊, 最後只有一個人能訂到場。要注意的是資源還是稀缺的,沒有巿場不代表人們不能用其它方法去競爭。拿走自由巿場, 也必然有用金錢以外去競爭的方式。 在這個情況之下就是一百個人用時間去競爭。 誰更想訂到運動場, 誰就付出更多的時間。 用時間去競爭對社會整體來說是會造成浪費的。我們這樣想, 假設這一百個人各平均用上兩小時去排隊, 總共就耗費了兩百小時。 但最終只有訂到場的那個人用的兩小時是沒有白花, 其餘 99 x 2 =198 個小時是浪費的,是沒有為社會帶來任何生產力的。但如果有巿場,大家用金錢去競爭。這些時間就可以省了下來做更有用的工作。

說到這裡,我想到內卷現象,其實也是同一個道理。與其大家在內耗,倒不如大家發揮自己的自身優勢 comparative advantage,然後再以金錢作為交易媒介,各取所需。這才是最優的資源分配方式。

不健全的堅尼系數 (基尼系數 – Gini Coefficient)

自由市場經濟是不是失靈了?現今人們生活是好了還是壞了?我們聽到很多社會上的聲音說貧富懸殊,收入不均,經濟利益向富人傾斜。感覺巿場經濟失靈了。在很多年前經濟學之父說好的無形之手怎麼了?國富論說经济的进步是领导国家富强的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欲望,自私的欲望能够让人不斷进步,让人努力工作,從而另社會一起達到更富裕的水平。

但自由巿場經濟就會無可避免帶來競爭,競爭一方面會使整個社會進步,但同事亦會產生汰弱留強。在競爭中勝出的會不斷累積更多的資源,隨着雪球效應,會越滾越大。所以有時我們會看見好像社會上大部份的財富都集中在少數的富豪手上。當然經濟學的解釋是被淘汰的會自動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賽道。這就是所謂的比較性優勢。例如藍領工人在智力上可能不給白領工人,所以在辦公室裏他們會被淘汰。但這只不過是他們在不是自己專長的賽道上競爭。如果返回到藍領的工種,他們就能發揮所長。無形的手為市場調配最適合的人手和資源。在社會上看到少數人集中資源的情況可能正正是社會上最適合的分配。資源集中在有能力的企業家手裏可能更能發揮更大的效用。

堅尼系數一般計算方法

上圖簡略說明了堅尼系數的計算方法。堅尼系數 Gini Coefficient 是建基於 Lornez Curve 。就是上圖黃色曲線。這是按每人的收入排序,然後連起來的曲線。如果社會上每個人的收入都一樣,這條就會是一條筆直的 45 度斜線。但社會收入必然不均,所以這條斜線會陷下去。而陷下去的面積 (上圖紅色部份) 與在完美每人收入一樣的情況下的比較,就是堅尼系數。

說到貧富懸殊,大家就會想到堅尼系數。越發達的國家照道理來說必然會有不公平的情況,我們要不要顧慮? 那肯定需要的,因為不公平的情況就會帶來社會的不穩定,不和諧。

堅尼系數不能算是一個準確的指標。因為它只是在一個時間截點上計算每個人的資產或收入差距。這是有參考價值,但基本上如果只用一個指標就能斷言社會有沒有存在貧富懸殊現象,也不是一個嚴謹的做法。

堅尼系數存在着很多盲點。例如採取一個時間截點去統計收入,就忽略了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收入都會有多寡。例如如果我們考慮整個社會只有一個成年人及一個小童。然後你計算堅尼係數,結果當然說明他們的收入差距很大。但可能這個小童長大後,他賺取的收入,會和這個成年人一樣。所以這個收入的差距不代表社會的不公。除非我們能夠拿到每個人一生的收入來比較,不然結果自然不準確。

然後堅尼系數的統計標準,樣本採集方法,計算方法也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沒有任何意義。暫時還未有一個國家因為堅尼系數過了某個警戒線就怎樣怎樣。所以實在這個系數是不是真反映社會嚴重不公,導致我但要反思制度的合理性?這是個問號。

其實現在社會已經比以前進步。以前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生活,現在平民百姓也可以輕易獲得。現今社會很少聽到大饑荒,大瘟疫等災難。人類的生命也大大延長。這些都是自由市場經濟帶來的成果,亦都是國家富強的表現。

自由市場經濟不是完美,無形的手也很多時候未能快速作出反應。但比較起其它種種可能的資源分配系統,這或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作為普通人,不應該為了賺錢而帶來罪惡感。如果你是社會上比較幸運的一群,這證明了你為社會作出了好的貢獻。你賺到的錢用來消費,亦會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不需要為所謂的不公糾結。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y Anders Norén